首页 >> 加油泵

装备制造业临海弄潮崛起装备巨龙自动分切机

时间:2022/08/13 00:42:20 编辑:

装备制造业:临海弄潮 崛起装备巨龙

在振兴老工业基地新的征途上,辽宁省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目标,再次对大连装备制造业寄予新的厚望。如何为辽宁建设新型产业基地提供重要支撑?如何让中国更多的工业母机打上“大连制造”的标志? 大连抓住临海和开放的优势,积极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大力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积极进入国际商“海”,利用对外开放增强自身竞争力;搭建技术创新平台,驶入技术创新的科技之“海”……大连装备制造业,在新起点上开始了新跨越。

临海弄潮崛起装备巨龙

不久前,两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装备产品由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印上了“中国制造”的闪亮标记,并在国内外同行中引发了两次震动———

一个是由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承制的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的480吨铸造起重机。该产品是目前国内起重量最大的铸造专用起重机,也是大连重工·起重集团第一次集机、电、液设计与制造如此大吨位的起重机产品。这一历史性突破,使得大连重工·起重集团站在了国内大吨位铸造起重机的最高端。

另一个影响范围更广、力度更强。去年4月,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击败了4个强有力的国际竞争对手,一举拿下了韩国集装箱码头公团的8台“超超巴拿马型”岸边集装箱起重机设备总承包合同,并于近日开始向韩国发运第一批产品。这是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在港口设备方面首次总承包的国外工程项目。在世界超大型港口设备舞台上,“大连制造”隆重登场。

是什么让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每次出手都如此有力?集团权威人士的总结只有四个字:临海、临港。

在国内46家重机企业中,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是唯一拥有临海优势的大型重机装备基地。俯瞰46万平方米的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泉水厂区,一块占地12万平方米的临海总装场地,两个5000吨级自用码头,以及3座跨度188米、长288米的贯通式现代化厂房一一映入眼帘。在距码头几十米的建造场地上,担当临港总装重任的一座120多米高的260吨级门座起重机直刺蓝天。这种临海、临港的生产模式,令国内同行们羡慕不已,也令众多国外竞争对手谈之变色。

临海、临港的生产模式,为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吸引到大批超大型设备订单。近日,大连重工·起重集团与俄罗斯马格尼托格尔斯克钢铁厂签订了为该公司设计制造5米宽厚板轧钢生产线全套起重机合同。这是该公司首次签订向欧洲整机批量出口起重机合同,也是我国企业集自主设计、制造于一体向欧洲出口的全套工程起重机第一单。

大型化,已成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趋势。而与大型化相联系的,就是“下海”问题。目前,装备制造业的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已经高达40%。大连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因为临海而愈发凸现。大连利用临港、临海的优势,规划出上百平方公里的临海重点产业园区,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拓展空间。目前,包括一重集团、中远集团、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大连造船两大骨干企业、大连船用柴油机厂、大连船用推进器厂等在内的一大批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先后在大连湾等临海地区集结。各种装备制造产品正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大连制造”搏击国际商海

3月8日,世界上领先的拖拉机、发动机、联合收割机和其他农业机械的生产商———意大利赛迈道依茨股份公司在中国的首个工厂———大连工厂开工建设。

4月13日,一汽道依茨发动机项目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紧张地进行缸体、缸盖和凸轮轴三大件的生产及发动机整机的组装。这是一个由一汽集团全额投资13亿元人民币、引进德国道依茨公司生产技术的卡车发动机生产项目。与此同时,德国道依茨公司与一汽大柴公司的代表们正坐在谈判桌前,就德国道依茨公司与一汽大柴进行技术合作转为整体合资事宜进一步沟通、洽谈。

大连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化的色彩日渐浓厚:日立、三洋、丰田、东芝、松下、大众、西门子、蒂森克虏伯、三菱电机、林德等世界500强企业和THK、SKF、万邦、苏尔寿、利渤海尔、阿尔卑斯等国际知名企业都在与我市合资、合作。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升级,已成为大连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2006年,全市装备制造业中外资企业销售收入占我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的32.5%。我市装备制造业去年的出口交货值达632亿元,占全年销售收入的54.4%。与国际装备巨头的成功合作,一是源于大连多年形成的装备制造业基础优势,二是在于国际装备制造业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大趋势。想承接这种转移,需要开放的心态,需要有勇于参与国际竞争的魄力。

同时,中国一重、齐二机床、齐齐哈尔车辆、中远、中国一汽、中船重工、北方车辆等中央及外埠企业也在大连投资建厂。此外,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大森数控、光洋科技、创新零部件、亿达日平、大冶轴、第一互感器等具有一定规模和创新能力的百余家民营企业,已成为大连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新生力量。“大连制造”步入创新之路“试吊开始!”3月27日上午,随着一声令下,大连重工·起重集团为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设计制造的国内首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反应堆厂房环形起重机上的运行小车沿轨道正常运行。这种设备过去都由国外厂家生产。关键技术受制于人,成为我国核电设备制造亟须突破的瓶颈。为推动反应堆厂房环形起重机的国产化,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开始了核电站环形起重机的研制工作,先后完成十多项国产化科技攻关任务。

在大连光洋数控,自主创新已成为这个企业的标志。在博士后工作站的大厅里,最醒目的就是全数字总线式伺服驱动器项目、GLINK总线项目重点项目研发进度报告。该公司副总经理阮叁芽告诉记者,自主创新已成为公司的优势。

目前,全市装备制造业已拥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7户(其中国家级中心6户),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通过国债资金、省市政府专项资金投入,重点支持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研发、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企业技术改造,重大技术装备的产能和技术水平得到加快提高。在国家确定的16大类重大装备研制攻关项目中,我市在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设备、大型化工设备、铁路和城轨交通车辆、大型精密高速数控装备及数控系统、大型海洋石油工程装备、重大装备配套等6个领域取得新进展。用市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办公室副主任赵永勃的话说,大连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已形成了自主创新为主、以我为主引进消化吸收、从被动合作到主动合作创新的“三条腿走路”模式。大连装备打造“三大品牌”

大连的突出优势,是对外开放和临港临海。我市已确定新一轮的布局:根据大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要,重点向临港临海转移,向开放先导区转移,构建以大连湾、大小窑湾底临海区和渤海沿岸造船产业带。不久的将来,大连将沿黄海和渤海海岸线形成一个由众多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相连接的“V”字形临港产业集群大格局。在由“双重机遇”触发的新一轮发展进程中,大连绵延1900多公里的蓝色海岸线,已成为装备制造业巨龙的腾飞地。

大连提出,到2010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达到2100亿元和570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幅为21%。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大连要进一步建设“两区一带”临港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形成“大连制造”、“大连创新”和“大连技工”三个品牌”。

振兴三年来,大连装备制造业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不仅在量上增长,更重要的是在质上飞跃。大连装备制造业,必将成为辽宁“五点一线”战略的重要支撑,实现新的突破!

上一页1下一页

杭州治精神心理医院在哪里

贵阳有抑郁症看多少钱

北京治妇科医院

专治尖锐湿疣费用

上海哪家医院妇科看的好

相关资讯